高緒柱,08屆數控技術與應用專業校友,日本九州大學生命科學博士,複旦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後;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醫院中心實驗室主任,連雲港市臨床腫瘤研究所副所長;江蘇大學醫學院、蚌埠醫學院、徐州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雙創博士”,連雲港市“海燕計劃”、“521工程”人才等。
一、工科到理科的轉變之路
2008年高緒柱同志以優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後順利進入江蘇省蘇州市台資企業信萬集團從事數控技術專業工作,同年12月加入蘇州市模具行業協會。蘇州是大多數人向往和夢開始的地方,不甘現狀的高緒柱也一樣懷揣着夢-創業夢,偏偏這一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席卷而來,心中的小火苗就這樣夭折了。後來就職于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故而有很多機會參加了一些國際性的醫藥、醫療、學術會議等。受益匪淺,兒時的科學家夢煥然而出,從而對醫療衛生、生命科學科研學術産生了極強的好奇心。但是時下的中國在生物醫學等相關領域的科研學術尚為薄弱。出國學習的信念就此浮現,日本與我國是一衣帶水的關系,隔海相望,并且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出現了衆多的諾貝爾獎項獲得者。高緒柱來不及過多思考,當機立斷;聯系學校(九州大學)并準備相關材料,面試考試,申辦簽證。在家人與親戚朋友的阻撓和日語零基礎的情況下于2009年3月孤身赴日,踏上求學之路。
二、十年磨一劍:“青椒”的成長之路
日本九州大學是日本7所舊帝國大學之一,世界排名前120名。位于日本九州島的福岡市。初到日本,由于語言障礙,隻能硬着頭皮用蹩腳的中式英語跟人交流,也鬧出了很多的笑話。為了更好的學習和生活,語言也成了必須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日本有很多語言學校,但是學習進度太慢,費用也頗高。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公民館獲得與當地日本人相互學習的機會,這也是他日語突飛猛進的日子,就這樣赴日不到2年就以文字文法和聽力雙滿分、總分153分的成績獲得了日語最高級N1的等級證書。
突破了語言的障礙,高緒柱也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涯。為了不影響學習,他選擇犧牲更多的睡眠時間用于打工,其餘時間就泡在實驗室與圖書館備戰,就這樣每天平均睡眠隻有不到5個小時的情況下堅持了近10年。
2013年順利獲得九州大學應用生物學學士學位。對于一個外國人在日本隻單單憑借學士學位根本找不到相對體面的工作。而且搞科研,必須要經曆碩士博士的錘煉。就這樣,2013年以專業+面試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九州大學系統生命科學府碩博連讀計劃,師從日本著名的生物化學學家木村誠教授(生物化學實驗室有百年曆史)和以發現CRISPR-Cas基因編輯系統和研發TAKARA酶而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家石野良純教授。博士期間并獲得日本文部省全額獎學金與校優秀博士生獎學金,并于2018年3月獲得博士學位。由于成績突出,九年時間就獲得了本碩博學位,在導師和院系領導的引導與支持下2018年4開始留校做學術研究員。
學成後,回國的心情日益增加,伴随着導師和學校老師的挽留和惋惜中高緒柱毅然回國。可也面臨着回國後的安身,這中間不乏有複旦,交大,中科院,南京醫科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徐州醫科大學等衆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及醫院向他發出邀請。這一次在擇業的天平上傾向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小),選擇了回他愛人的家鄉-連雲港市。因為他始終堅信是金子在哪都發光,就這樣以連雲港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身份加入了離家更近的百年老院-國家三級甲等醫院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從零開始創建院中心實驗室,腫瘤實驗室;協助創建了轉化醫學與創新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連雲港分中心;并形成了一個多學科層次的科研隊伍。入職三年來主持與參與10餘項國家、省市級與校級科研課題項目;發表SCI論文20餘篇。
科研工作就是在不斷的學習和創新,2019年10月赴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參加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創新時代與人才發展(健康江蘇)專題培訓班學習;為了更加提升科研能力2019至2021年在複旦大學從事臨床醫學博士後工作曆練。先後被聘為江蘇大學醫學院、蚌埠醫學院、徐州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入選江蘇省“雙創博士”,連雲港市“海燕計劃”、“521工程”人才等。
高緒柱常說,他的一切收獲,事業的成功,離不開家人、導師、朋友的支持和理解,感恩他們一直以來的鼓勵和關愛。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未必每一條路都好走。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高緒柱選擇了一條更崎岖的路一步步實現兒時的夢-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