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獵聘《2020年應屆畢業生春招報告》,在參與調研的應屆畢業生中,有高達74.27%的同學還未與企業正式簽約。同時,在對自身就業形勢是否感到焦慮的調查中,隻有少數5.84%的同學不焦慮,剩下94.16%的同學,都或多或少地感到焦慮。
但根據報告數據顯示,有高達81.33%的公司HR對2020年的畢業生招聘仍然保持着信心。也就是說,當疫情的影響逐漸消散之後,同學們所面臨的就業難題,一定能得到解決。
那在當下,對于還未找到工作的同學,咱們此時能做些什麼?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話題。
近期,我在給大學生做輔導咨詢時,發現他們雖然面臨的問題各種各樣,但普遍缺乏良好的心态。例如有一位即将畢業的A同學,他原本就患有抑郁症,之前一直靠藥物治療。但就因為近期疫情的影響,讓他看不到半點就業希望。這不僅讓他感覺到對未來的迷茫,同時這種壓力,也讓他無法專心完成畢業論文,平時飯也不想吃,到了晚上甚至睡不着覺。這時再加上,身邊那些成功拿到offer的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壓力。曾一度把他逼到絕境,同時也加重了抑郁症的病情。心态問題,也許對成熟職場人是小事,但對于同學們來說,卻是頭等大事。因為我也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所以能理解同學們當下的處境,而對于心态問題的解決,我有兩點建議:
我曾看過一本書,名為:《情緒是如何煉成的》。在書中提到了一個“情緒顆粒度”概念。意思是,我們通常生活中那些壞情緒的存在就像是一塊大顆粒,也可以理解為是一塊大石頭。因為這時我們不知道在情緒這塊大石頭裡,究竟包含了什麼。所以我們自己即便是很難受,很鬧心,但也很難感知到,為啥會産生這些情緒。反正,就是每天都過得很壓抑。但當你把自己不開心的原因,逐一進行拆解時,就會發現:在壞情緒裡面,可能有些是自己一直都存在的迷茫;有些是走出校園所産生的焦慮;還有的,是父母和身邊人給自己的壓力;或者是,自己投了許多簡曆,卻沒有回複,導緻自己很失落。
當你拆解的越細緻,情緒顆粒度的比值就會上升,這時就可以理解為,它已經從一塊大石頭,變成了許多小碎石。就像李開複曾說過的那樣:“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那麼這時,我們針對一些細小的情緒逐一去解決找到答案,累積下來,自身整體的心态狀況,就能得到明顯緩解。
之前曾聽一位老師說:“如果你在情緒很糟時,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那就去做那些,你絕對不會後悔的事。”所謂絕對不會後悔,其實就是學習、運動、等一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對于工作沒有着落的同學們來說,可能這時自己無心學習,那我的建議就是在空閑時,去做運動,讓自己動起來。
目的就是讓我們自己遠離手機,遠離胡思亂想。在通過運動宣洩情緒放松身心的同時,還能讓自己保持一個好的身材,從而讓我們增強對自己的信心。如果在你不想活動時,我的建議是,你也要少刷手機,同時要盡可能地去冥想。冥想是瑜伽中的一項技法,其實本質上就是一種,讓我們徹底放空自己的過程。說的通俗一些,就是思考人生。無論你這一天如何度過,給自己留一些時間去思考,去回顧。這樣就能有助于我們更清楚的認識自己,撇除雜念,從而對目标變得更清晰。
對很多同學來說,如何讓自己的簡曆受到HR青睐?如何在後續面試過程中,赢得入職機會?這是當下最迫在眉睫的問題。對此,我有三點建議:
之前一位HR朋友曾跟我分享說,他看簡曆隻注重特色,而對于那些千篇一律的簡曆,基本上不會太細看。而他所說的特色,其實就是我們在簡曆中,通過案例與作品,所體現出的價值感。就像有些同學擅長設計PPT,那在簡曆中,你就應該把自己的優秀作品展示出來。如果你在學校很擅長交際,善于組織活動,那就把以往的案例與最終效果,量化在簡曆中。如果你在之前實習過程中,因為表現優異獲得認可,也拿到了成績,那就要在簡曆中留下證據,或者是留下原公司負責人電話,讓HR能有迹可循。而這種通過案例搭建内容的過程,就是讓我們自己具備差異化競争的能力。如果沒有這些案例來幫你作證,就算你的内容寫得再美,這樣的簡曆也很難脫穎而出。
用案例搭建簡曆内容,固然是個好辦法。但如果你沒有拿得出手的案例,同時又覺得自己很普通,那這時應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那就把你自身優勢,定位成你所需要展示的核心特質。作為畢業生這個角色,一個先天優勢就是,企業HR不會硬性要求我們就得有什麼樣的案例,也不會要求我們非得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因為能做到用能力去匹配崗位,是那些在社會曆練多年之後,成熟職場人能做的事。而對于剛從校門出來的畢業生來說,哪怕是白紙一張,這也很正常。對HR來說,他們對畢業生最看重的,是我們身上所體現出的潛力,以及在未來能帶給公司的可能性。
假如你學習能力很強,學什麼都很快;或者是人品過硬,凡事堅持原則;又或者是樂于助人,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身邊人。那就可以把這些内容當做簡曆重點來闡述。雖然這些特質看似很普通,但隻要能營造出一種對未來的可能性,讓HR覺得你是位可塑之才,那就非常有可能讓你從衆多面試者當中,脫穎而出。所以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你要知道,任何一塊美玉,在被雕琢之前都是石頭,對我們也是如此。
其實面試時,最忌諱的,就是你在表達過程中說了一大堆,結果抓不到重點,讓HR聽着特别沒勁,也沒有印象。因為HR的時間精力有限,而且他面試的人也比較多,對方根本沒空聽你細細道來。想在面試過程中,赢得好印象,那我們就必須速戰速決。至于行動辦法,我的建議是,在面試之前同學們就需要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麥肯錫有一個著名的30秒電梯理論,其内在邏輯就是在最短時間内,直奔主題,直奔結果。具體的訓練方式可以是這樣:先準備好,除了簡曆以外你想表達的内容,然後定時20分鐘,自己模拟自我介紹,同時錄音。完成20分鐘的表述之後,先聽錄音找問題,同時在下一次的訓練中,把時間壓縮到15分鐘。然後再以此類推,壓縮到10分鐘、5分鐘、1分鐘再到30秒。通過時間的逐步壓縮,加上錄音複盤的組合,就能讓我們把自我介紹做到最精簡。下這種苦功夫,正是我們想在面試時,通過表達去打動HR的前提。
之前在做輔導時,有位同學跟我說了她心裡的想法:“假如工作不好找,那就回去考研繼續學業。”然後我問:“那你能學得進去麼?”她回答說:“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說句直白的話,其實這種選擇,本質上就是逃避。
在管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鴕鳥政策”,意思是當鴕鳥遇到危險時,它就會把頭埋到沙子裡,然後以為自己看不到危險,就安全了。但因為鴕鳥的屁股還露在外面,這就相當于自欺欺人,顧頭不顧腚。其實對于同學們來說,選擇拿考研來當躲避就業困難的擋箭牌,就是一種跟鴕鳥一樣的自我欺騙行為。你要知道,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不會因為退縮而消失。等你千辛萬苦考研上岸,之後讀完研究生,那時自己依然會面臨現在這些問題。
我身邊一位朋友的弟弟,在大學就是各種混日子,然後在考研那一年,臨陣磨槍撞了大運,成功上岸。但就因為沒有什麼規劃,他其實也不太喜歡學習,所以之後他又開始混日子。然後就是一邊抱怨學習的知識都沒用,另一邊又在享受考研之後,所帶來的安逸。花着錢,在學校浪費時間。就像他自己所說:“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啥,走一步看一步,也就這樣了。”其實對于同學們來說,選擇考研繼續進修,這是一件分量很重的事情。考研對未來發展有用的前提,是它在你的長期規劃裡。
隻有你對未來的目标是清晰的,确定考研是對你有用的,那麼這時你可以放棄找工作,從而去繼續學習。但如果你内心非常迷糊,也不确定,更沒有什麼規劃,那麼貿然去選擇考研,考不上是耽誤一年的時間,考上了之後,如果你再反悔或者不喜歡了,那就會造成特别昂貴的時間成本。其實在二十多歲這個年紀,看似什麼都來得及,但時間真的就是轉瞬即逝。與其在不确定因素中,繼續迷失,倒不如我們自己向前一步,去面對當前的就業難題。找工作難這是事實,大家都難。但隻要你堅持住,肯定就有希望。最後,我分享一段在電影《喜劇之王》中的台詞,與你共勉:“看,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也不是,天亮後便會很美的。”